电力公司基于“积分制”考核的优化建设咨询项目
来源:厚德东方数据中心 | 作者:厚德东方 | 发布时间: 2014-09-24 | 78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基本情况

甲方单位是国家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承担着优化全省能源资源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供应的重要职责。主要从事电网建设、生产、经营、科研、设计和培训等业务,下辖16个市级供电公司,72个县级供电公司,管理各类员工近7万人,服务电力客户2128万户。2010年我省全社会累计发电1463.31亿千瓦时,增长10.14%;全社会用电量完成1077.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9%,增长率在全国排名靠前,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近年来,甲方单位始终致力于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全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始终致力于加快电网建设,不断优化当地电网结构,促进省内电力可持续发展。始终致力于推动省政府能源发展战略,“皖电东送”成效显著。始终致力于公司内质外形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深化优质服务,展现央企责任形象。始终致力于服务当地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户户通电”、城乡同价。始终致力于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国家关于高耗能行业调控措施,促进电力行业“上大压小”。

二、咨询目的

国网公司开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来,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员绩效管理制度逐步统一健全。在生产一线班组广泛应用实施“积分制”考核模式。甲方单位在所属单位推广实施全员绩效管理生产一线“积分制”考核以来,在推进落实一线员工工作“积分制”考核方面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单位按照公司的统一要求,普遍在一线班组内部建立了工作项目的积分标准库,建立了一线员工积分与绩效工资的挂钩机制,较好的调动了一线员工的积极性。但从整体工作推进和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工作积分制”考核模式未能充分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未对单位积分所包含的劳动价值做出统一、明确的定义,绩效积分没有统一的价值量纲,员工积分不同价,积分“币值”既因班组不同而不同、也随月份变化而变化,不能直接用于核算员工绩效工资,削弱了“工作积分制”考核的激励强度。

三、项目整体思路

通过调研分析甲方单位各单位生产一线班组的实际考核经验与模式特征,研究其考核的基本规律,对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最终制定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升级方案,并指导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

1、分析并指出现行的积分制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解决建议。

2、阐述绩效考核的制度与组织模式,分析国内外绩效考核模式与激励机制的特点、类型及启发,为积分制绩效考核优化升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3、分析生产一线班组对绩效考核的新要求,以及在绩效考核过程中面临的激励瓶颈;通过借鉴国内外绩效考核模式和激励机制经验特点,结合管理实际,明确积分制绩效考核体系优化与升级的方向。

4、制定积分制绩效考核工作导则,为各级管理者提供应用的“工具书”,详细阐述积分制考核的内涵和外延;制定“工时积分考核操作手册”,详细说明工时积分考核的职责分工、考核流程、薪酬核算等具体环节及信息系统操作步骤,为积分制考核的实际应用者提供使用的“说明书”。

5、提出甲方单位生产一线班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升级的推广实施体系,制定推广实施方案、培训试点计划,确保工时积分同价计酬机制的顺利实施,为国网甲方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与全面推广和运行提供实施保障。

四、项目成果

《积分制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分析报告》、《绩效管理优化方案》、《一线班组绩效考核优化实施方案》、《积分制绩效考核指导手册》《关键积分制考核指标与分数设计方案》、《积分制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全国服务专线:400-104-3704